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8、第十三章 (第4/7页)
再回村中还桶时,却被一众看稀奇的村民围住了。其中一个颤巍巍的白发老叟道:“小师父从哪里来?” 方天至弯腰行礼道:“贫僧自嵩山少林寺而来,正在蜀中云游。” 这年头消息闭塞,但哪怕山中小村,也多少听过少林寺的鼎鼎大名,闻言不由噫了一声,七嘴八舌的小声讨论起来。 老叟道:“原来是少林寺的高僧,怪不得去洒扫那破败寺庙。村里虽三五不时,也会略作代管,但民力不济,只得任其荒废了。” 方天至道:“阿弥陀佛,众施主有此佛心,已是大善。” 又寒暄几句,方天至忽觉身畔村民,幼老甚多,青壮颇少,不由问起。 老叟道:“师父有所不知,本村隐在山中,少有耕地。去岁收成不好,赋税又重,生存甚是艰难。前阵子朝廷又来此征壮丁,绑去许多青壮,如今只盼来年春耕时能将人放来。” 方天至做教主时,过的是锦衣玉食、甚至酒池rou山的生活,哪怕后来在少林寺辛苦劳作,也是日日能吃个饭饱,严格算来,从没为生计发过愁,亦从未关心过这事。此时见村民各个面黄肌瘦,形销骨立,听闻老叟口述,不由呆了一呆,道:“贫僧身无分文,欲相助各位,却没奈何。如今身上有两把力气,可有能帮上的忙没有?” 老叟连连摆手道:“不必,不必。师父路过本村,连碗粥水都没有讨到,咱们已是汗颜。” 方天至听了这话,忽而想起水桶,就道:“那贫僧将水给众位施主家打满了罢!只是出点力气,不算甚么。”那老叟还要劝,却见他已经走到村头,在第一户人家那里等人引门了。 方天至提了两个大桶走得飞快,不过半个时辰便将各家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