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话技术指标的诱惑 (第3/3页)
学了那麽多理论,为什麽仍然是「临阵决定」?那和以前凭感觉有什麽不同? 晚上,他把那笔交易从头到尾重演。 他发现一个残酷的小事实:技术指标让他以为自己理X,但真正驱动决策的,仍是情绪——怕错过、怕认错、怕被笑。 他在笔记写: 「指标会说话,但市场不听。真正要听的是我自己:我能不能做到先写下规则、照规则执行。没有规则,所有线都是装饰。」 接着他开始实验——在进场前,把出场写下来: 买点:突破36.2 停损:35.4-2.2% 目标:38.0 5% 破停损不加码、不凹单;到目标先出70%,其余移动停利。 他把这张单钉在萤幕边。那张纸像一块锡箔,反光、y、冷。 纸面规则是他勉强自己成为「交易员」的一个开端。 周末,他去参加一场实T讲座。讲台上的讲者说:「技术指标不是预言,是语言。你会讲中文,不等於你会写。市场需要的是家,不是朗读机器。」 他愣住。这句话让他突然理解:学会语言之後,还要学「说什麽」。那是策略、是风控、是节奏。回家路上,他把手机上的那些指标清得只剩均线、量、和一条趋势。简单很多。也更可怕——因为少了线,他得更诚实。 那晚,他在日记最後写: 「我要从看懂图,走向写好剧本。剧本就是:进场的台词、退场的台词、沉默的台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