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与SONY谈判前的准备(四) (第5/5页)
上还处在研发当中,并没有成熟的产品出现,因此,杨小乐想要介入这个行业,在目前并无人手之前,很难有借口介入----是什么产品让杨小乐这么为难呢? 这个产品就是前世大家耳熟能详的cd播放机。 一台cd播放机由包含激光头组件的读盘机构、伺服电路板、前置放大电路板和面板控制电路组成。 而一台cd播放机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即激光发生器,在前世的20世纪60年代初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宣布获得了波长为0.6943微米的激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束激光,梅曼因而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激光引入实用领域的科学家。 60年代后期由贝尔实验室改进。到1974年飞利浦把激光合成应用到试验样机时,索尼在飞利浦模型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自己的版本。一批音响工程师在中岛平太郎的带领下独立地开发数码音响。 到1974年初,索尼的第一台pcm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机“x-12d**”对外发表,但是这台可以放数码唱片的机器有大型冰箱那么大,仅仅带传送部分就重达250公斤,但它却是拉开索尼数字声音历史帷幕的值得纪念的第一号机。虽然最终没能够发售,但是采用pcm制和使用固定磁头进行声音处理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革新。 1975年,中岛的工作小组发明了“pcm信息处理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并与索尼的家庭用磁带录像机vtr连接使用。这个系统在1977年9月以“pcm-1”的名称实现了商品化,虽然它仍然不够灵巧实用,而且自身也有一些技术问题,但当它能理想运转时,发送的声音的清晰程度是模拟信号不可能实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